生产力包括劳动者、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基本要素。抢抓第四次产业革命重要机遇,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发挥数据要素驱动作用,赋能劳动者、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推动生产力跃迁。
一是强化劳动者的数字技能。加快新型劳动者队伍培养,加大全社会劳动者的数字知识、数字技能的普及力度,提升企业家数据思维,积极发展数商、数据经纪人等,以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智能劳动者职业技能,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人力资本支撑。
二是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建设5G网络、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等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新技术基础设施,大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推进数据交易和流通,强化数据积累优势,将数据要素充分融入生产全过程。加快构建“边缘计算+智算+超算”多元协同、数智融合的算力体系,提供更为充足、更低成本的算力资源。
三是构建数据产业体系。重点发展大数据产业和人工智能产业,引导科技企业加大对通用技术的投资,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孕育发展提供支撑。
闫坤 刘诚 经济日报
打通营商环境微循环
优化营商环境,既要注重顶层设计,又要重视打通“最后一公里”。要增强主动性,及时感知市场主体的问题和需求;提升整体性,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服务上争取“一门通办”,管理上做到“无事不扰”;加大支持度,通过优化派单机制、建设活力街区等,让基层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有资源、敢做事、见成效,让市场主体感到轻松、自在、便捷,让人民群众感到安全、舒适、有活力。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场政府自我革命和市场健康发育的双向奔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持续焕发生机活力,离不开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的同频共振。要强化责任链条和纠错机制,让诚实守信成为市场底色、积极有为成为政府的亮色,以市场化为基础,以法治化为准绳,进一步打通营商环境微循环。
汪仲启 解放日报
(《观点 聚集》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