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国家地理》2025年2月号,月刊
最新一期《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聚焦广东省。
随着广东省2024年的GDP突破14万亿元,广东省成为我国首个GDP跨过“14万亿”的省份。如果将广东视为一个单独的经济体,那么它的经济总量足以排在世界第12位。广东省的泼天富贵从何而来?
首先,人旺就是财旺。在常住人口、就业人口、流动人口、劳动力人口、出生人口等人口统计数据上,广东造就了多个“全国第一”。这不仅展现了广东省在不同领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也预示着广东的发展正进入一个关键时期——人口高质量发展期。实则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的腾飞,广东省人口的发展状态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末,广东省常住人口规模达到1.27亿人,比第二名山东的1.01亿人多出2583万人,人口规模与日本相当。
其次,地形、气候、水系等自然条件是造就广东省成为中国“首富”的地理基础。华南低山平原自然省(闽粤桂低山平原自然区)主要包括广东、广西两省区的中南部和福建省的东南沿海地区。基本以山地、丘陵为主,东南沿海地区海湾、岛屿众多,海岸线漫长、曲折;气候以暖热湿润为主要特点,形成了长夏无冬和多台风暴雨的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域内河流密度较大,河川径流丰富,主要河流有珠江、韩江等,且自然省的范围基本与珠江水系相重合。在华南低山平原自然省中,广东省占据了这一区域相对核心的位置,粤港澳大湾区更是中心的中心。平坦的地形、适宜的气候和密集的水网……
中国地图上的海岸线有个特点:以长江口为界,以北的岸线比较平直,近岸的岛屿少;以南的岸线明显曲折,近岸的岛屿多。平直的海岸多滩涂,曲折的海岸多海湾。海湾可以看作是海岸线向陆地的凹陷。其中最大的一个曲折,也就是最大一个海湾出现在珠江口,即今日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众多城市所在的区域。这个曲折像一个扇形,扇顶在广州,扇缘朝向南方的海洋和海洋中众多的岛屿。地质学揭示了这一曲折的形成过程:在中生代(距今两亿多年)以来,地幔上升,引起地壳张裂、地块断裂下沉,形成巨大凹地,全新世(距今一万年)开始,发生海侵,海水淹入凹地,形成广大的溺水湾,吸引东江、西江、北江流入。在流入其中的过程中,这三条大江携带的泥沙在这个“大凹地”中创造了一个错综复杂的、有独立有交叉的三江三角洲系统,合称为珠江三角洲。粤港澳大湾区即坐落于珠江三角洲。可以说,粤港澳大湾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极为优越,三面环山、一面向海,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优良的港口条件和广阔的经济腹地,因而人流、物流与信息流不断在此交织、富集。据统计,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约8600万的人口在5.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创造了近2万亿美元的经济总量,跻身世界头部湾区。
(《广东省的泼天富贵从何而来》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