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关键在党的领导

来源:贵阳日报     2025年03月03日        版次:A07    作者:

朱新现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指出:“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首次以中央文献形式清晰地对党的领导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三者之间的关系作出了准确界定,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A 党的领导决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性质方向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本质要求的现代化。

党的领导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政治目标引领,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不偏离社会主义的轨道。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社会公平正义,致力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努力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党的领导确保了现代化的目标和路径始终与人民的利益和需求相一致,避免了现代化过程中的盲目性和无序性,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了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是中国式现代化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我们当然要高举改革旗帜,但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擘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蓝图时,确定必须遵循的六大原则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摆在首位。这意味着党的领导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发挥着“定海神针”的作用,能够保证改革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确保改革不偏离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是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只有党能够站在全局高度,把握好改革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战略思维,这些宝贵财富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确保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时代脉搏,顺应历史潮流,制定出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改革方案和政策措施。同时,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能确保每一项改革举措都是为了回应人民的期盼,解决人民的痛点,满足人民的需求,确保改革的成果能够真正惠及全体人民。

B 党的领导关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前途命运

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党的领导是增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科学性、系统性、整体性的迫切需要。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为了完成这一中心任务,作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决定,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十四个方面作出了详细安排和部署,并要求各级党委要科学制定改革任务书、时间表、优先序,明确各项改革实施主体和责任,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能够落在实处,产生实效,最终让人民群众满意。

党的领导能够对具体改革措施进行指导和监督,确保每一项改革举措都能落到实处。党提出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并要求把重大改革落实情况纳入监督检查和巡视巡察内容,就是在以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督促各项改革举措落成见效、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与此同时,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既注重解决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又注重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保障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党的领导具有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可以迅速集结各方力量,形成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强大合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借助“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独特政治优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能够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取得实效。这种合力还体现在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上,必将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C 党的领导决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最终成败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历史告诉我们,党的领导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中国共产党是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和改革开放的先锋和舵手,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和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党不仅提出了改革开放这一宏伟战略,还通过制定和执行一系列精准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中国持续迈向繁荣昌盛。改革本质上是对利益格局的重新配置,每向前推进一步,都会触及更深层次的矛盾和利益冲突。若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全面失败。在改革开放的每个关键时刻,党都展现了非凡的领导力和远见卓识,通过周密的政策规划和高效执行,成功协调了各方利益,防止了社会动荡。党以非凡的智慧和勇于自我革新的勇气,克服重重障碍,不断开辟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不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迈向新的辉煌。

党的领导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使其能够按照既定目标顺利推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前进的道路上布满了各种风险和挑战。特别是随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进,国际局势动荡不安,局部冲突不断升级,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持续上升。面对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国共产党以坚定的立场和卓越的领导力,引领全国人民迎难而上,积极应对,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国家各个方面制度,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塑造我国和世界关系新格局,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营造更有利的国际环境、提供更坚实的战略支撑。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打铁还需自身硬,党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和决心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走好新的赶考之路,要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每一项举措更好落实落细、落地见效。

(作者系中共贵阳市委党校校委委员、教育长,博士、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