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人事由众人商 “堵心巷”变“舒心巷”

——乌当区新欣社区以“协商议事”推进基层民主实践见闻

来源:贵阳日报     2025年03月04日        版次:A06    作者:

新欣社区交通巷一角。

“每到雨季交通巷就会积水成涝,去年最严重。一楼商户用防汛沙袋堵门,社区工作人员紧急用抽水机排水,还是有不少人家被淹。”

“我家在一楼,粪水和雨水一起涌进家里,又脏又臭,电热地毯等用品都被淹坏了。”

……

2月25日,在乌当区新创路街道新欣社区,一场聚焦交通巷易涝点治理的“社区协商”议事会如期举行,社区居民纷纷发言。

新欣社区交通巷位于乌当区城市中心,是一条建于1980年的老巷子。巷内分布着8个小区院落,现居住有282户、550人,小区内涝频繁,长期困扰着辖区居民。

为解决这一问题,新创路街道牵头,组织区人大代表、居民代表和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交通管理局、贵州建工集团、轨道交通3号线运营公司等有关单位代表,举行了此次“社区协商”议事会。会上,各方畅所欲言,立足实际谈问题、聚焦症结提建议、着眼长效谋对策,共谋治理方案。目前,治理工作已在有序推进中。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在交通巷,像易涝点治理这样,通过“协商议事”化解群众“心头事”的案例还有许多。

交通巷1号小区水表“一户一表”改造工作就是其中之一。

交通巷1号小区位于交通巷入口处,建于1987年,现有25户居民。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区内如水管、水表等基础设施逐渐老化,此外,水费均摊等问题也一度成为居民之间的主要矛盾点。

“我们小区属于老旧小区,水管、水表大多老化,时有漏水的现象,大家又共用一个总表,每个月水费收缴后总是对不上总表的账,大家因此经常闹矛盾。”交通巷1号小区居民张梗说。

“为此,我们多次上门调解,这个月水费均摊问题解决了,下个月矛盾还会产生,总是治标不治本。”新欣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魏官丽说,鉴于此,2023年,社区启动“协商议事”程序,召集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供水公司代表、居民代表等举行“社区协商”议事会,通过多方联动,共同协商解决交通巷1号小区水费均摊问题。

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最终确定实施水表“一户一表”改造工程,为每户居民重新装配智能水表,每个月自动抄表,提高抄表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供水公司还把改造费用从每户1980元降到1500元,尽可能减轻居民的经济负担。

张梗说,议事会结束10天左右,水务公司就完成了小区水表“一户一表”改造工作,大家再也没有因为水费的问题产生矛盾。

如今在交通巷,“大家的事大家议”已成为常态。在积极探索和实践基层协商民主过程中,新欣社区以“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商量能成事”为原则,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通过搭建“协商议事”平台,畅通群众心声表达渠道,有效解决了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老化、公共服务不足等基层治理难题,让“协商议事”化解群众“心头事”,变“为民做主”为“由民做主”,推动社区协商民主不断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交通巷大塘河宿舍小区1、2号楼居住有46户102人,多年来居民只能通过煤、电、液化气罐烧水做饭,大家迫切期盼天然气进家。去年1月,新创路街道联合新欣社区,组织区人大代表、居民代表、贵阳市燃气公司代表等,通过举行“社区协商”议事会,协商解决了大塘河宿舍小区1、2号楼燃气改造问题,让居民在春节前用上了天然气。

“这两年的春节,我们能吃上热乎乎的年夜饭,多亏了社区‘协商议事’,大家有了表达心声的地方,多方联动解决居民的‘烦心事’。”大塘河宿舍小区居民李明霞说。

难题“议一议”,民心“聚一聚”。近年来,新欣社区通过实施“协商议事”,有效激发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和小区自治的热情,其中,永新商住楼、润丰园、口腔医院宿舍等小区楼栋先后建立了业委会、自管会,推动形成“共建、共享、共治”的良好氛围,原本让人“堵心、烦心”的老巷子,也向充满温情的“民主巷、幸福巷”转变。

魏官丽表示,接下来,新欣社区将继续丰富“协商议事”方式,不断深化社区协商、院坝协商,引导全体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和小区自治,不断续写全过程人民民主故事,构建人民满意、人民幸福的社区。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黎荣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