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闲的》:

书写闲淡生活 尽显人生智慧

来源:贵阳日报     2025年03月27日        版次:A07    作者:

作家、编剧赵赵以幽默和毒舌活跃在北京文坛。不论是作为《寻汉计》《时尚女编辑》等影视作品的编剧,还是作为《动什么,别动感情》《结婚进行曲》等小说的作者,她都让观众和读者感受到了独特的“女性表达”。在最新出版的随笔集《闲的》中,赵赵以轻松幽默的笔触,记录了她近十年生活的点滴细节,既有亲情的温暖,也有旅行的趣事,文章褪去毒舌文风,多了一份沉静与妥帖。甚至偶尔流露出“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的轻愁。

《闲的》一书分为两部分:《闲人闲景儿》书写作者生命中被命运安排途经的那些人,比如父亲、婆婆、小表哥;以及作者刻意去追寻的风景,比如观红叶,赏蓝花楹。《看闲篇儿》是读书札记的梳理,从文字中探寻人的各种活法,如看《斯通纳》一文,生出些不该如此,却又如此,不该如此,又能怎样的感慨;如看《日日之器》,明白“只要是打心眼儿里的喜欢,每一天都平静自足”。

在日常的生活流动中,赵赵也目睹了自己的变化,在收录的《生命中的花》这篇旧文前,她以括号注释:“不仅是婚前文章,应该也是认识丫唐之前的文章,那大概就是2001年,怪不得看着好陌生,特别想问:你咋啦?谁气你啦?”这得益于她的健忘:“因为健忘,我总是重复地干着蠢事,在感情路上不断奔跑,不断跌倒,并且是在类似的粪坑里跌倒。但同样因为健忘,我可以到自己写的书里去寻求安慰,找出适合疗伤的语言。真好,写书还有这层用处,可以为自己排忧解难。”

“闲的时候,才会有思考的动力。”作者在“闲适”生活中,文风也随之有所变化。赵赵说:“我觉得我是一个不断否定自己之前的人,虽然现在觉得不是很有必要,但是我觉得如果你专业写作的话,这点追求还是要有的。年轻的时候是无知者无畏,很想说,很想被人看到,所以会写那样的东西,随着年纪大起来,也看到了很多好的东西,想起从前写的东西就很汗颜。我对自己唯一满意的一点就是我还能够知道要继续学习,保持好奇心,看更好的东西。像我以前觉得浪费时间,比如说一个东西我知道它不好,老是想把它看完,但是现在不会了,我知道它不是好东西,我就会放弃了,我觉得这是我最大的变化,还要再多看一些更好的东西。”在书中,她将人性与文心、生活与理想、文学与旅行不动声色地融会在一起,书中处处透出闲淡生活底色上的深情,也尽显人生的智慧。她的文字充满生活气息,练达的京味里透着幽默,情感细腻、敏感多思。面对亲人的离逝、旅途的新知以及内心的不平,赵赵以淡定与豁达的情绪让浮躁的内心得到片刻宁静。

不变的是,赵赵依然金句频出,不一定句句幽默到令人捧腹,更多的是令人会心一笑的至简活法。“岁数越大,需求越简单,一个晴朗得无聊的天气,一朵原地发呆的大胖云,都能让我雀跃不已。”“渐渐就明白了,在这个世界上,通过努力,还真有些事是达不到的。我们必须要接受,付出努力不是得不到回报而是压根就不存在回报这回事的现实。”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郑文丰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