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料植物之旅》:

口腹之欲与求知之欲的满足之旅

来源:贵阳日报     2025年05月08日        版次:A07    作者:

人类使用香料的历史可追溯至史前数万年。香料主要来源于植物,先民们发现这些香料植物的味道令人愉悦甚至兴奋,于是用于敬奉神灵。祭神之后,献祭者们大快朵颐。香料由此成为日常五味之外珍稀的味道。《香料植物之旅》一书出自孙英宝这位大厨之手,让人丝毫不觉意外。

针对不同的用途,人们利用香料植物的部位也不一样,如药草经常会选择植株的地上部分、根部或整棵植株;调味品则多选择叶、茎、花、果实或种子;制作香料除叶、茎、花、根、果实、种子外,还会选择皮、花蕾、柱头及豆荚等。可见,香料食用、药用皆可。

我们知道,大多数香料植物都含有芳香性挥发油、抗氧化剂和杀菌素,不仅可以起到杀菌、消毒、驱虫和净化空气的作用,而且也有调节中枢神经的作用,有益于人体健康,因此,香料植物是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把香料植物应用于日常生活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早在《周礼》中已有香料植物的记载,《神农本草经》中记述了250种左右的药用香料植物。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系统叙述了多种香料植物的来源、功效、加工和应用。古印度、古埃及、古希腊、古巴比伦等文明古国,也都是较早应用香料植物的国家。随着文明的进程,香料在食用、药用之外,在防腐、沐浴、美容、矫臭赋香等领域也用处多多。

有历史学者认为,人们对香料的追求,与近代地理大发现、全球贸易等因素有着直接的联系。甚至认为全球化或许就是发轫于欧洲人到亚洲获取香料的贸易行为,葡萄牙国王让达·伽马远航印度的主要动机就是要带回那里的香料。故而国人熟知的“海上丝绸之路”,或者日本学者认为的“海上陶瓷之路”,欧洲人更习惯称之为“香料之路”。因为在15世纪到19世纪的几百年里,通过海上贸易从亚洲运往欧美的大宗商品,除了茶叶、瓷器、棉布,就是香料。

作为大厨,作者孙英宝几乎每天都会用到香料,平常烹调料理常用的辣椒、桂皮、丁香、八角、肉豆蔻、月桂叶、孜然、姜、蒜等曾经是舶来品,这些香料植物是如何在不同历史时期、通过何种途径来到中国并被各地菜系广泛利用?它们对我国的饮食文化又有哪些影响?是什么原因使它们曾身价高昂,成为历史上重要的经济商品?它们对世界格局的发展和改变起到了什么作用?这些问题促使孙英宝踏上了全球溯源香料植物的旅程。他最先考察的是香料植物最集中的产区东南亚,又去了香料植物占有重要地位的欧洲园艺机构,这些园艺机构都拥有自己的香料植物园,并培育出了不同的品种,得以在不同的季节里散发出不同的迷人香味。这些经历,成为他写作“香料”题材图书的宝贵经验。

本书聚焦餐桌上广泛应用的香料植物,不但介绍了这些植物的形态特征、种植分布、芳香特点、物种传播以及相关的历史文化故事,还详尽地介绍了它们在各地美食中的独特应用。此外,该书为每一种香料植物绘制了“肖像”画。这些植物画色彩斑斓、造型优美,既写实、又富于艺术美感,不仅准确表现了香料植物的外部形态,而且对其局部特征作了重点描绘。为了让读者更直观地看到香料植物在美食中的应用,书中还配有相应的菜品照片。这些出色的美食写真来自国内几十家优秀的餐饮企业。

关注香料,一方面可从食用角度满足我们的口腹之欲,另一方面可从博物、科学角度满足我们的求知之欲。这两点《香料植物之旅》一书可同时满足。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郑文丰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