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

“以虫治虫”护生态

来源:贵阳日报     2025年05月14日        版次:A03    作者:

本报讯 5月12日,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组织开展“以虫治虫”行动,释放花绒寄甲等昆虫,用于防治星天牛等林业害虫,减轻森林病虫害。

作为首批贵州省重要湿地和贵州省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坚定不移把保护摆在第一位,坚持“生态优先、最优干预”,持续升级湿地森林病虫害治理方式,坚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综合治理、分类施策”原则,以预防和控制有害生物尤其是检疫性、危险性以及外来入侵物种为重点,利用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等生物防治措施,科学施策综合治理,取得实效。

据悉,这是该公园第二次开展“以虫治虫”行动。2024年4至5月,公园管理处首次引入生物防治技术,释放捕食类天敌昆虫花绒寄甲卵卡2000片、成虫150头,用于防治“锯树郎”星天牛。经过持续监测和2025年林业有害生物越冬期调查的结果,星天牛主要寄主植物二球悬铃木的有虫株率下降至10%、垂柳有虫株率下降至5%,以虫防虫措施取得显著成效。

为巩固这一成果,今年公园再次释放花绒寄甲卵卡600片、成虫200头,进一步强化防治效果。同时,还释放寄生类天敌蒲螨400管,用于防治枝梢害虫黑色枝小蠹;释放捕食类天敌异色瓢虫20卡,用于防治竹叶扁蚜等蚜虫。此外,针对松褐天牛,公园喷施白僵菌并悬挂诱捕器进行防治。通过一系列生物防治和其他无公害绿色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了各类害虫的种群密度,减轻了害虫危害程度,为湿地公园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坚实保障。

此外,针对国家重点管理的外来入侵物种加拿大一枝黄花、紫茎泽兰等,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抓住关键期,实施春季清理行动,采用人工拔除方式拔除幼苗、挖除根茎并集中销毁,有效遏制了外来入侵物种的扩散蔓延,维护了公园的生态安全。对于其他病虫害,公园精准抓住防治时机,科学施策,确保有虫不成灾、可防可控。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