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撰稿人 绿茶
今年以来,陆续看到有书店闭店的消息,让人不免有些感伤和担忧。
1月23日,长沙止间书店发布“停业公告”,一时间引发强烈关注,以及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店主皱彬以为发布“停业公告”后能松一口气,“一切终于要结束了”,然而,蜂拥而至的关心和不舍,让皱彬不由陷入矛盾,“真的就这么结束了?”这家开了将近十年的书店,能说关就关吗?
看到消息后我写下日记:“看到长沙止间书店停业公告,心酸而难过,又一家这么美好的书店要告别。回想2019年到访止间书店,和创始人老笨兄畅饮海聊,作为同龄人,有着强烈的共鸣,有着共同的审美和趣味,而他创办的止间书店正是我心中理想的书店。好在《书店日历》收录了止间书店,希望日历中的七天,可以留下止间书店美好的身影,让爱书的人永远惦念。”
万圣书园刘苏里先生曾说:“一家开了十年的书店,你想关门是很难的,读者不答应。”确实如此。在“停业公告”推文留言区,书友们的真诚表白让人感动,书友深野木说:“止间的光不应熄灭,爱止间的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这大概是所有爱书店的人的共同心声。
接手止间的新主理人王岳峰说“是在一个难和更难之间的选择,难的是结束它,更难的是继续,作为新股东之一,我们还是不约而同挑了更难的决定。”压力给到了王岳峰,这位来自成都的企业主,是一位资深书虫,我多次在成都书店里做活动,都能见到他在现场的身影,通过他的互动,获知这位书虫对书籍的热爱和投入。但没想到的是,这次玩真的,接手了一家书店。
同样,成都的书店最近也频传闭店消息。3月9日,野梨树书店发布闭店消息,“用100天来告别”,到6月17日正式闭店。成都有杏书店主理人张丰跑去野梨树待了一下午,看到年轻的读者来告别、来关心,像家人一样温暖。而主理人朱彦反而是最开心的人,自从下了闭店决心,他如释重负。
3月8日,上海半层书店也发布了闭店通知,这家存在了十年的书店,告别得有点突然,有点仓促。我曾在某次场合见过半层书店主理人,也曾邀我有机会一定去半层看看,可惜,总是没有逮到机会,终究永远错过了这家美好的书店。
像是约好一样,两天后,杭州的大五书店也和读者说再见了。尽管大五在推文中说:“最近全国各地已经有几家独立书店与大家告别了,我们真不是商量好的。”“也许通知有些突然,但我其实早有决定。没有提前透露给朋友们,只是不想面对过于漫长的告别。”
不仅仅是独立小书店面临闭店危机,像国际连锁的茑屋书店也难逃困境,在先后关闭了西安茑屋书店和茑屋上海MOHO店后,将关闭在中国大陆的第三家店,位于天津仁恒伊势丹的茑屋。茑屋在中国应该已经开了十几家店。
诚然,书店自有其生命周期,生生死死,潮起潮落,这本身就是书店的意义,他们存在过,在某些时刻滋养了人、陪伴了人,尽管不在了,总有人会惦记着。这种影响甚至是深远的,就像当年我的书店小店员生涯。
我用我的拙笔画下这些存在过、消失了的书店,成为我永远“惦念的书店和书摊”。
(《潮起潮落本身就是书店的意义》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