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执行中的“选择性适配”问题具有多重表现形式。比如,个别地方和部门执行上级政策专挑“细粮”吃,对好上手、易出政绩的政策“轰油门”式推进,对难啃的“硬骨头”、难接的“烫手山芋”则推来推去,搞击鼓传花;有的在政策执行中只拣“速食”吃,追求短、平、快,对短期内能出新出彩的事“情有独钟”,对需要长期深耕、久久为功的事则总打退堂鼓,缺乏“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眼界胸怀。
政策执行中的“选择性适配”问题,说到底是本位主义、自由主义在作祟。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是随意取舍的“选择题”,而是要压茬推进的“必答题”。在政策执行中,决不能以功利心态挑肥拣瘦,不能像市场交易那般算计“性价比”,必须坚决摒弃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本位主义,杜绝只想自己搞选择性落实、只顾表面搞象征性执行。当然,强调政策的刚性执行,并不是搞“一刀切”“上下一般粗”,而是要坚持结合实际、分类施策,让政策红利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谢军 人民日报
抓科技创新要讲效率
当前,科技创新的竞争已不止于“有没有”“强不强”,更在于“快不快”“能不能先人一步”。在很大程度上,速度成为决定优势的关键变量,效率正转化为战略能力。谁能率先突破关键技术、完成成果转化、抢占产业高地,谁就能在全球科技竞合中赢得主动。
以金融促加速,构建供给精准与价值发现并重的要素强引擎。新形势下,有必要打造更具适配性、灵活性与前瞻性的科技金融体系,真正实现以金融促加速。
以政策促加速,打造高效统筹与弹性适配并重的治理强枢纽。讲效率,不是简单求快,而要在确保方向正确、底线守住的前提下,提高政策匹配度和使用率,提升政策落地的敏捷性和感知力,使政策真正成为助力创新主体敢闯敢试的“稳定器”“加速器”。
以监管促加速,塑造宽容试错与底线约束并重的制度强保障。要以规则支撑、时间容忍和制度弹性,以容错的态度、科学的工具和开放的格局,推动监管从事后管控转向前瞻引导、过程协同与灵活调整,通过更高的制度适应性、更强的场景感知力为科技创新打开发展空间。
陈思 吴烨桐 解放日报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内卷”一词通常形容一种无法向外突破、只能在内部持续复杂化的演化状态。“内卷式”竞争看似能让消费者从低价中受益,但就长远而言却会带来很多问题。破解“内卷”困境,需从多方面协同发力、统筹推进、综合整治。
一是完善市场优胜劣汰机制。严格市场准入,完善产业准入标准中技术水平、能耗强度等指标,引导企业由盲目扩产转向技术创新,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尤其针对产能利用率长期低于75%的行业,需综合施策,防止其盲目扩张,从源头遏制无效供给。
二是规范政府行为。规范招商引资行为,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内容。加强产业统筹布局,推动各地立足资源禀赋实施差异化布局,避免盲目追风口、铺摊子,防止同质化发展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三是引导企业行为。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严厉打击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掠夺性定价、虚假宣传等行为,整治龙头企业挤压上下游企业获取短期利益行为,切实维护中小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环境。
四是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机制建设,制定行规行约,在价格行为、市场宣传、产能扩张等关键环节强化自我约束,督促会员单位依法经营。
曾敏 经济日报
(《观点 聚集》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