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总工会服务职工“十件实事”取得阶段性成效

来源:贵阳日报     2025年08月22日        版次:A02    作者:

本报讯 今年以来,贵阳市总工会深入贯彻落实“强省会”行动部署,扎实推进服务职工“十件实事”,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当前,已有13项具体任务顺利完成,其余事项也正按计划稳步推进。

在职工思想引领方面,市总工会围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组织开展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各类活动13场,并制定《关于创新打造“贵阳贵安工人大思政课”的实施方案》,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开展市、县(区)两级劳模工匠宣讲17场,有效增强了职工思想政治引领的感染力和覆盖面。

职工暖心关爱工作扎实推进。元旦、春节期间,全市工会系统共筹集资金1428.25万元,慰问一线职工、困难职工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31648人;另筹措7.8万元将256户在档困难职工继续纳入省级互助保障范围,切实为职工排忧解难。

职工素质提升工程有序开展。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强省会·劳动美”贵阳贵安职工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歌唱大赛、贵阳路边音乐会“咱们工人有力量”专场、职工器乐大赛及展演、职工篮球赛等5场大型文体活动,丰富了职工精神文化生活。

围绕高质量发展,市总工会联合市人社局等单位成功举办第四届“筑城工匠杯”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并与卫健、邮政、供电等多部门共同组织开展各类技能竞赛20余场。同时,联合市应急局、市卫健局举办“安康杯”安全生产知识演讲比赛,指导30余家企业申报“安康杯”竞赛项目,助推全市安全生产水平提升。

在先进典型选树方面,市总工会聚焦“1+6+1”产业及重点行业企业,推荐全国劳模、先进工作者4名,省级劳模、先进工作者61名;对在各类技能竞赛和基层劳动竞赛中表现突出的77个班组和97名职工予以通报表扬,授予“贵阳市工人先锋号”和“筑城工匠”称号。

工会组织建设持续深化。新建新业态基层工会18家,吸纳超过2万名劳动者入会,基本实现对新就业形态群体的有效覆盖。培育选树“兜底建”项目8个,发放项目经费20万元。扎实推进非公企业工会建设三年行动,推动新建非公企业工会1047个、社会组织工会29个,新增会员2万余人。

职工关爱服务方面,市总工会联合市妇联、中交资管等单位举办2场单身职工联谊会,吸引600余人参与,成功牵手28对;组织100名农民工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子女参加“阳光少年”工会夏令营;开展“工会送清凉 防暑保安康”活动,切实提升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

就业服务工程成效明显。通过举办2场线下大型招聘会,联合省总工会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线上线下专场招聘,协同市人社局推进“春风行动”等,共组织262家企业提供岗位15361个,接收简历8676份,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028人。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田一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