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溪区 “数”立标杆 “溪”引未来

来源:贵阳日报     2025年08月28日        版次:T14    作者:

▶贵阳市花溪区表面处理产业园。 龙隽嵩 摄

◀俯瞰花溪城区。

◀风景如画的花溪云顶花海。

数智高地,动能奔涌。

在日新月异的时代浪潮中,数字经济正深刻重塑经济发展脉络。花溪区以“数”为笔,乘“云”而上,勾勒出高质量发展的崭新未来。

立足新发展阶段,花溪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纵深推进“强省会”行动,紧扣“一城一副四区”城市定位,坚定不移实施“四大战略”,全力以赴发展数字经济。通过抢抓数字经济机遇,花溪区以数字化转型驱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以数智力量激活发展新动能,加快构建具有花溪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奋力抢占区域经济发展制高点。

秀美花溪,今朝数字奔涌。未来,花溪将以数字为舟、借溪流为势,汇聚数据江河,继续深化数字技术在全域发展中的融合应用,持续书写“数字花溪”的奋进篇章。

1

探索新兴行业

“飞高一点,注意角度,保持稳定……”8月19日,贵州飞翼未来科技有限公司的飞行教练柳城带着实习人员测试中型无人机。无人机在他们的操纵下,精准完成起飞、旋转、飞行等任务。

穿过试飞场地,走进贵州飞翼未来展示室,这里陈列着大大小小、性能不同的各类无人机。公司董事长韩卫军介绍,作为2025数博会花溪区的参展企业,公司准备展示应用于公安巡防、农林植保、运输吊装、应急消防四类场景的无人机整机以及相关零配件,让无人机爱好者大饱眼福。

作为一家专注于无人机研发、生产、CAAC考试培训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贵州飞翼未来拥有以行业级无人机为代表的核心产品,其解决方案服务于全国各行各业,包括应急救援、巡检、物流、农林、安防、教培等多个行业应用领域。

今年,贵州飞翼未来落地花溪后,结合贵州特有的高原山地地形,研发出一款飞翼吊装无人机,可用于飞行吊装、农药喷洒等应用场景。韩卫军以农药喷洒为例,使用飞翼吊装无人机可大幅提升作业效率,显著降低运营成本——与传统人工作业相比,每亩成本可从约50元降至5元,降幅达90%,不仅减轻了农户负担,也为实现高效、规模化的现代农业管理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未来,贵州飞翼将依托飞控与地面指控系统、无人机设计与制造、一体化设计与集成、应用软件等自主核心技术,不断深耕工业无人机系统解决方案,在智慧城市、安防监控、能源巡检、科技应急等领域加快发展,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深刻改变传统行业作业模式,保持细分市场的领先地位。

对于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花溪区从顶层设计谋篇布局,在做好现有传统企业改造升级的基础上,聚焦重点产业,分步骤、分阶段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在发展低空经济方面,花溪区将围绕社会综治、应急救援等领域,培育“低空+”应用场景,建设全省无人机应急救援飞手培训及应用场景基地。此外,还将聚焦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等领域,探索布局未来产业。

2

深耕细分领域

自2011年成立以来,贵州兴财通科技有限公司专注固定资产盘点管理,深耕大数据应用固定资产盘点管理细分领域,为固定资产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智慧管理。

“我国第一部固定资产管理行政法规颁布实施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管理轨道,大数据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贵州兴财通公司总经理何自来说,公司自主开发资产大数据应用综合管理平台,包含资产管理、车辆管理、场所管理、设备借用等30多个功能模块,让固定资产管理实现家底清、责任明、管理实。

为更直观感受大数据赋能带来的效率提升,贵州兴财通公司副总经理杨黑查举例说,每一件录入系统的固定资产都有自己的“二维码”,通过手机或者手持设备扫描即可查看该资产的相关信息,包括资产编号、资产名称、品牌规格、管理部门、使用部门、资产原值、取得日期等资产详情,管理数据全程留痕。

“自2019年起,这些信息大多存放在阿里云和华为云两套云服务器上进行运维。”杨黑查说,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公司涉及管理的资产总数近170万条、资产总额近122亿元、变动记录超900万条、部门总数6894个、人员总数超4万人、办公室总数超7万个、照片总数超122万张。一项项数字彰显着大数据管理的大容量和高效率。

为有效传承、积淀固定资产的管理经验,公司还成立固定资产管理院,通过深入研究分析,将这些宝贵的管理经验进行系统整合,构建起标准化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助力培养更多专业资产管理员,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

“平台每年都会进行优化升级,根据客户需求和行业发展情况,每年新增两到三个功能模块,目前已优化到6.0版本。”杨黑查说,未来,平台将接入AI大模型,让固定资产管理更智能。

2024年,在发展数字经济的过程中,花溪区不断推进“两化融合”工程,加快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规模以上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达90%,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同比增长18.5%,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指数排名全省第四。

3

赋能智慧发展

信息时代,各行各业高质量发展都离不开大数据。贵阳海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智慧交通建设中,以数据驱动创新、以科技赋能治理,为城市交通系统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2年,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资在花溪区成立贵阳海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贵阳海信依托母公司的技术优势,专注于提供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建筑、智慧教育等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的建设和服务,业务覆盖贵州、四川、云南、重庆等地。

“大体来讲,交管信息化建设演进分为三个版本。”贵阳海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宋志昌说,1.0版本是信息交通,主要为物联感知设备建设,其特点是重硬轻软、分散建设、单点智能;2.0版本是智能交通,注重平台效果、新一代技术探索及示范建设,呈现标准化、集成化、开放化;3.0版本是智慧交通,人工智能、大数据赋能下的新技术实现落地应用。

贵阳海信在实施贵安新区新型城镇化智慧交通体系发展项目中,根据贵安新区智慧交通体系的建设目标,系统建设动态交通信息实时感知系统,智慧交通大数据中心、智慧交通运输管理与服务系统和综合交通运行指挥中心,通过“软硬兼施”,全方位推动智慧交通领域条块信息化系统及数据的融合与创新应用。

“目前,项目硬件建设已基本完成,正进入软件开发阶段,预计年底试运行。”宋志昌说,通过对贵阳贵安智慧交通系统的统筹规划与建设,打造贵安新区智慧、高效、科学、先进的智慧交通管理体系,可实现基于大数据的智慧交通管理与全方位的交通信息服务,全面实现贵阳贵安交通运行、管理与服务的智慧化。

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实践中,贵阳海信深度参与,其“智慧力量”转化为显著成效。“贵阳每个路口的交通信号机,约六成是贵阳海信的产品。”贵阳海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贾萧说,海信在贵阳城市交通缓堵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为此,贵阳海信与贵阳交警展开深度合作,承担观山湖区、花溪区、白云区及经开区等的信号调优服务,以信号智能调优平台为工具,从问题识别诊断、堵点专项治理、全城控制策略、配时调整优化等方面配合开展缓堵工作。同时,针对重点点位和区域,按照“一点一策”进行专项调研、方案设计,完成21处堵点综合治理方案、20条干线绿波协调方案、19份“一点一策”专项方案,有效降低了区域拥堵指数。

贾萧表示,未来,随着更多智慧应用的落地与深化,贵阳海信将继续以科技赋能城市交通,为构建更高效、更智能、更宜居的城市空间贡献力量。

■亮点点击

贵州华众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推动数字化转型 让AI帮忙找工作

“打开‘花溪就业’小程序,就业政策、人才测评、招聘会信息等模块一应俱全,求职者只需简单描述需求,AI即可快速匹配岗位,省时又省力。”8月19日,贵州华众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钟洪波一边用手机演示,一边介绍AI助力求职的高效。

他在AI助手模块输入:我是2025年毕业的大学生,帮我找一份人事或者行政工作。几秒钟后,AI助手就罗列出相应岗位,不仅有公司名称、工作地点、薪资待遇、岗位要求等,还有联系人及电话。

作为花溪区的本土企业,贵州华众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于2015年成立,是国内领先的人力资源服务供应商。

“企业正是从花溪孵化、成长起来的。”钟洪波说,他曾就读于贵州大学,在校期间利用周末时间做兼职。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实干精神,他在大学四年间逐步建立起一个规模庞大的兼职团队,巅峰时期人数超千人。这段经历为他积累了一定的组织管理经验,也让他初步接触到人力资源领域的门道。

创业之初,公司主要从事传统的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直到2020年,公司接到大厂的芯片代加工订单,这张订单没让公司赚钱,却在钟洪波心中埋下转型的种子。“大企业的管理体系十分精准,甚至连工人每分钟抬多少次手都有精准的数据。”钟洪波说,这是他第一次直观感受到什么是大数据。

2023年,公司开始接触数据代加工业务。从产品代加工到数据代加工,钟洪波打开了新思路:“同样都是代加工,数据加工不需要物流成本,加上贵州大数据风生水起,未来大有可为。”就这样,贵州华众开始转型。

转型过程中,贵州华众专注于数据标注业务,即把原始数据处理为机器学习可识别的格式。钟洪波说:“数据标注是人工智能不可或缺的基础环节,它实质上就是一种‘模型训练’。只有经过这一过程,人工智能才能逐步具备类似人的思维能力。”他还表示,当前数据标注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市场需求持续旺盛。

在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之上,贵州华众自主研发智慧就业系统,包括智慧大屏、就业小程序、AI智慧就业终端等,为政府、企业、求职者、第三方人资机构提供全方位的智慧就业服务。

“以AI找工作为例,相比传统招聘模式,效率大大提高。”钟洪波说,未来,贵州华众将继续深耕“人工智能+人力资源”的融合创新,让找工作更加智慧、高效。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李春明 文/图

图①:贵州华众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负责人通过智慧大屏分析就业数据。

图②:贵州兴财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演示如何查看固定资产管理信息。

图③:贵州飞翼未来科技有限公司展示的无人机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