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07阅读) 2025年08月28日
  • 烽火淬笔 《四世同堂》

    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着一份珍贵的抗战文物——老舍《四世同堂》手稿。这部诞生于中华民族抗战烽火中的史诗,以其独有的温度和力量,镌刻了民族危亡之际普通个体的生存挣扎与精神嬗变。恢宏的架构、深刻的历史

  • 揭示中国色的“前世今生”

    在中国文化的所有符号中,中国色既是国人定义颜色的方式,更是看待世间万象的眼光。学者张朋的新作《了不起的中国色》,详细阐述了每种中国传统色彩的来源、命名的故事以及其代表的文化内涵。 古代先

  • 写给男性的女性主义指南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人们理解的“女性主义”早已超越了最初的性别对立、争取男女平等。事实上,女性主义已发展成为反思社会结构、追求人类幸福的一种思想工具。 纵观女性主义题材的书籍,大致可分为

  • 书写“中国面孔”的故事

    文博工作者翁淮南的新书《中国面孔:文物上中华民族的凝望与记忆》,着力探寻中华文明基因密码,融史料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读来让人不忍释卷,沉醉于中华文物与艺术创造之美。

scroll
  • 贵阳日报
    • (A01) 头版
    • (A02) 聚焦2025数博会
    • (A03) 聚焦2025数博会
    • (A04) 要闻
    • (A05) 综合
    • (A06) 时事
    • (A07) 阅读
    • (A08) 文化
    • (T01) 2025数博会特别报道
    • (T02) 2025数博会特别报道
    • (T03) 2025数博会特别报道
    • (T04) 2025数博会特别报道
    • (T05) 2025数博会特别报道
    • (T06) 2025数博会特别报道
    • (T07) 2025数博会特别报道
    • (T08) 2025数博会特别报道
    • (T09) 2025数博会特别报道
    • (T10) 2025数博会特别报道
    • (T11) 2025数博会特别报道
    • (T12) 2025数博会特别报道
    • (T13) 2025数博会特别报道
    • (T14) 2025数博会特别报道
    • (T15) 2025数博会特别报道
    • (T16) 2025数博会特别报道
Copyright ©2022 贵阳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