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27日,以“AI无界·慧治有道·交易向新”为主题的2025智慧政府及公共资源交易治理交流活动举行。其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资源交易研究中心、贵州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26家公共资源交易机构联合发布《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AI应用白皮书》。这份政产学研多方共创的权威指南,系统呈现了AI技术如何重构招投标领域的规则体系与实践路径。
该《白皮书》回顾了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历程,并进一步阐明通用大模型以发展通识能力为主要目标,更侧重泛化性,在专业性和经济性方面很难完全满足具体行业或机构的特定需求等。深度聚焦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全流程的智能升级,尤其是在AI招标、AI评标、AI清标等环节。随着产业大模型在垂直领域的深度渗透与技术融合的不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场景的AI应用正从单点工具创新转向全流程智能升级。
该《白皮书》还给出了AI赋能招标投标的“时代之策”。在大模型构建时,需要从算力层、数据层、模型层、平台层、应用层五层架构进行优化,支持大模型训练、部署和推理,推动其发挥优势和能力;开展AI大模型训练,对建筑领域知识、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行业知识进行拆解,形成专业知识库,包含专业问答对和大模型训练专业基础数据,通过正向知识库学习和专家对模型执行结果偏差的修订数据进行强化学习,不断提升模型精度;推动AI技术应用覆盖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全流程,洞察真实场景,为行业破局提供清晰路径等。
该《白皮书》揭示了“真智能”的落地价值,更通过系统解析与实操案例,展现AI如何穿透专业壁垒,实现“智能交易”。其中,贵州、海南、西藏等地的实践经验,让抽象的技术方案变得可复制、可验证。其中,贵州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全省一张网”,大力推行人工智能应用,破解行业堵点、痛点,在“招标文件合规检测、智能评标、辅助监管”三大场景开展AI应用实践,提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运行服务效能,优化公共资源交易环境。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张薇)
(《《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 AI应用白皮书》发布》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