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如何用AI赋能文科建设,这是新文科建设所面临的问题。”洪俊杰围绕《AI赋能新文科建设的思考及实践》作主题演讲时说。
洪俊杰提出,AI时代新文科建设培养目标是在机器智能与人类价值的动态平衡中,用好人工智能赋能文科教学,培育出兼具数学素养与人文情怀,并能满足人工智能时代知识与能力需求的人才。一是知识交付体系与教育需求的共生演进。一方面,人工智能驱动单学科线性标准迈向超学科的知识集群化智慧网络。另一方面,新文科建设的知识生产机制、价值重构和应用导向,为人工智能的价值实现提供了伦理坐标、创新源泉和应用场景。二是教育方式革新与应用需求的螺旋迭代。人工智能驱动的混合教学模式可以突破既有的授课模式的局限,实现大学生学习能力的跃升。同时,新文科建设在知识处理领域的深化应用需求,也能反向驱动人工智能技术体系的重构,促使人工智能由工具性向知识需求技术融合交互。三是人才培养结构与主体激励的协同重构。新文科建设要求人才培养结构转向多元化培养,学习主体需要更多的信息和处理能力,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介入,可以推动教育主体在多元化选择当中进行重构等。
洪俊杰在谈到AI赋能新文科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时提到,基础技能层次主要包括一些底层的理论技术、在本领域的应用数据数量的能力;人工智能的优化技能层主要包括批判性思维多元化、人际沟通与跨域知识整合等,聚焦于构建一套关键的能力组合;在人工智能的超越技能层,核心能力包括创新力、伦理道德判断、人文感知能力等,这个能展示出人特有和更深层次的素养,是对人工智能的超越。
(《用AI赋能新文科建设》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