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居民在惠民生鲜美兴佳超市花果园T区店选购蔬菜。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今年以来,南明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态度,把“一圈两场三改”工作的成果巩固好、拓展好,加快把项目“施工图”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幸福“实景图”,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品貌品位,以实际行动让老百姓的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完善“一圈”供给 推动服务品质提升
9月9日,走进药用植物园康养中心项目现场,只见大楼四周绿意盎然、楼层功能分区清晰、房间宽敞舒适,一幅自然与建筑和谐相融的画面映入眼帘。目前,该项目的主体建筑与内部硬装已全面完工,施工方正紧锣密鼓地进行设备安装与软装布置等工作,全力推进项目早日投入使用。
药用植物园康养中心项目位于贵阳药用植物园内,规划养老床位50张,是贵阳市医疗康复一体化项目的城市森林旅居康养示范子项目,也是贵阳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旗下贵阳市卫生健康投资有限公司全力助推“一圈两场三改”实施的民生项目之一。从规划之初,项目就充分结合贵阳药用植物园的生态资源优势及中医药研究优势,坚持“康复疗养、中医医疗”的发展思路,全力建设集中医、保健、养老、养生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中高端综合养老机构。
“南明区相关部门持续加强调度,实时跟踪项目进展,积极协调解决各类问题,并及时提供政策支持与专业解读,为我们顺利推进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该项目相关负责人说,项目投运后,将进一步织密“家门口”的养老服务网络,为本地居民和各地游客提供优质、特色的养老服务选择,提升南明区的养老服务供给能力与水平。
全力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是南明区打造“15分钟生活圈”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南明区围绕“教业文卫体、老幼食住行”等公共服务供给,不断补齐短板,推动基础保障向品质提升和特色引导型迈进,持续完善城市功能和承载能力,让群众生活更有品质更加舒心。南明区今年共布局“一圈”项目78个,目前开工率100%,完工率89.74%。
精雕“两场”功能 推动生活体验升级
“超市一点一滴的变化我们都看在眼里——灯光更明亮了,过道更宽敞了,商品种类也越来越丰富,逛起来更加舒心惬意。”9月8日,花果园T1区居民刘丽丽在逛改造提升后的惠民生鲜美兴佳超市花果园T区店时说,“像这个水产区,过滤系统全部换新了,水产品样样都很新鲜,我们买起来特别放心。”
该超市运营企业贵州划时代食品有限公司人资部经理石燕介绍,今年,公司积极响应南明区改造提升农超市场的号召,充分利用公司大数据平台分析的客流量、消费群体结构及消费偏好等信息,按照边营业边改造、分区逐步进行的思路,通过更新灯光及冷链设备、重新粉刷墙面、铺设地砖与墙砖、升级岛台货架、增设自助收银机、改造消防通道等举措,持续提升硬件设施水平,优化居民的购物体验。
改造不仅有“面子”上的翻新,还有“里子”上的优化。该超市借此机会调整了功能分区和商品经营范围,引入更多高品质、高性价比的生鲜食材和品牌商品,着力实现“优质”与“优价”的平衡。
“除了优化购物环境、提升商品品质,我们还结合周边酒店密集、游客购物需求旺盛的特点,进一步拓展超市的服务功能,全新打造了600余平方米的贵州特产集合仓,不仅更好地满足了游客‘一站式’购齐贵州好物的需求,也为全省各地的优质特产搭建了展示与销售的平台,让‘黔货’被更多人熟知和喜爱。”石燕说。
这是南明区扎实建好“两场”的项目之一。今年,南明区聚焦“菜篮子”提质升级,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改造提升农超市场7个,目前已完成4个。同时,科学制定停车配建标准,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多措并举促进停车场扩量提质,已完成停车场项目4个,在完成850个车位的市级任务的基础上积极新增2122个停车位,累计新增车位2972个。
深化“三改”攻坚 推动居住环境焕新
9月9日,南明区2025年冶金厅周边等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不少居民在施工围挡外围驻足观看,眼神中流露出期盼与喜悦。“这附近的小区基础设施老化损坏严重,确实里里外外都应该升级了。特别期待小区改造后的新面貌,让我们有个更舒心、更安全的居住环境。”一位居民满怀期待地说。
南明区2025年冶金厅周边等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今年5月动工,改造范围涉及冶金厅周边老旧小区与荫塘巷社区周边老旧小区,惠及居民2544户,涉及60栋建筑,总建筑面积21.16万平方米。在改造内容上,项目将围绕居民生活需求与社区功能提升展开全方位升级,具体包括管网改造、弱电改造、安防设施完善、路面铺装翻新、文体设施增设、环卫设施优化等,从基础配套到生活品质进行系统性改善。
据了解,在项目动工前,南明区城市更新事务中心、油榨街道、冶金大院社区等相关部门、街道、社区,会同设计、施工等单位,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充分征询居民意见,制定“一院一策”方案,确保改造效果满足居民需求。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南明区引导施工单位优化施工组织,采取分区分段精细化施工模式,合理安排噪声作业时间,最大程度降低对居民日常生活与出行的影响。同时,强化施工管理,保证项目施工进度与质量,配备专职协调员,持续加强与居民的沟通协调,及时响应居民诉求。
城中村、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改造,既关乎城市“颜值”和品质,又与百姓幸福生活息息相关。今年以来,南明区9个老旧小区片区改造项目已全面开工,工程进度达46%,20条背街小巷同步融入旧改实施;229.07公里地下管网已完成198.34公里。
“一圈两场三改”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工程、民生工程和检验干部作风建设工程。下一步,南明区将持续强化责任落实、强化项目建设、强化群众参与、强化基层减负,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严作风,全力推动各项目标任务高质量完成,不断拓展“一圈两场三改”工作成效,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冉婷林 文/图
(《提升城市品质 增进民生福祉》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