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火辣”产业链 走出“火红”致富路

——开阳县发展辣椒特色产业见闻

来源:贵阳日报     2025年09月17日        版次:A03    作者:

孟秋时节,清晨薄雾尚未散尽,开阳县高寨乡高寨村的辣椒种植基地已是一片热闹。村民们头戴草帽、挎着竹篮,在葱郁的辣椒地里熟练地采摘火红的辣椒。“今年的辣椒长势还可以,价格也不错,老板直接到地里收购,现款现结,我们心里踏实。”种植大户周军华笑容满面地说。

近年来,开阳县聚焦现代农业和优质产业,以技术服务“支招”、田间管理“护航”、集中统一“交售”的产业发展流程,引导农户扩大辣椒种植规模,提升种植技术,提高辣椒产量,打造辣椒产业链,走出火红致富路,形成兴业富民强县一体化发展的生动实践。

“今年,高寨村18个辣椒育苗大棚共育苗320万株,村集体种植辣椒12.5公顷,通过‘统一育苗、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方式,带动40余名村民参与种植。”高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田超说。

开阳县以高寨村为试点,不断推动辣椒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发展,通过统一推行辣椒育苗,提供技术指导和销售渠道,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辐射带动龙岗、毛云、南江等周边乡镇种植辣椒120多公顷,与48户签约农户共享产业红利,预计可实现经营性收入600余万元。

依托区域优势,开阳县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方式,引导种植能手发展辣椒种植,不断做优、做大、做强辣椒产业,让“小辣椒”真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大产业”。

“我们采用的是穴盘基质育苗技术,能有效控制苗期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幼苗成活率。”开阳县米坪乡辣椒种植大户陈邦玉介绍,他家主要种植的品种为尖椒和线椒,已建成标准化育苗大棚4个,预计可培育优质辣椒苗96万株,满足20公顷辣椒的种植需求。

该县各村集体带头发展辣椒产业,实行18个乡(镇、街道)村干部分组包片,深入宣传订单辣椒产业优惠政策,引导村民大力培育辣椒特色产业,不断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今年,全县共种植辣椒2600余公顷。

开阳县坚持以“种得下、长得好、收得多”为发展思路,根据各片区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科学规划布局,因地制宜划分辣椒种植区域。同时采取选育高产辣椒品种、扩大辣椒种植面积、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及加大辣椒种植技术培训力度等方式,确保辣椒产量和品质双提升,推动辣椒产业快速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该县还在降本增效、产销对接等方面下功夫,打破产业发展规模小、无品牌、销路不畅等瓶颈,实现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双增收”。

“今年,四坪村采用村集体‘1+1’发展模式种植子弹头辣椒2公顷,现已成熟可以采摘,预计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可达22万元。”冯三镇四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云说。

通过协调推进土地流转,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开阳县在推动辣椒产业发展的同时,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让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促进村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发展辣椒种植无论是前期育苗移栽,还是中期修枝管护和后期的采收加工,都需要大量的务工人员。”高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田超介绍,该村辣椒种植基地预计全年可为100余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发放务工工资30余万元。

在将辣椒产业打造成特色主导产业的过程中,开阳县着力在“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通过引进加工企业、完善加工设施等措施,构建“种植-收购-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持续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走出一条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如今,全县各地采摘的鲜辣椒经过清洗、分拣、烘干、深加工等环节,变成干辣椒、糟辣椒、泡椒等多样化产品,畅销市场。

杨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