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含优量” 开发区发展动能足

来源:贵阳日报     2025年09月25日        版次:A02    作者:

扫码看视频

工人在柯印数码厂房里忙碌。

在今年初召开的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潘峰将目光投向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潘峰认为,开发区是经济发展主阵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如何保养升级这一“发动机”,激发其成为贵阳贵安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后,他提交了《关于深入推进贵阳贵安开发区“五优”改革,为全省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作示范的提案》,聚焦优体制、优规划、优建设、优招商、优服务,从加强要素供给、体制机制完善、生产要素配套等方面提出了系统化建议。

半年已过,捷报频传。今年1至7月,贵阳贵安“5+10”开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占比全市83.1%,对全市规上工业贡献率达到87%;在今年市(州)推动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开发区半年评估中,贵阳市在全省排名第一。“开发区发展‘含优量’高!”对于提案办理情况,潘峰很满意。

加强要素供给 提升园区承载力

从贵阳海信标准厂房高处俯瞰,厂房和车棚顶部整齐排列的光伏板在阳光下发出白光。

“传统用电每度电约0.72元,光伏发电每度电仅需0.47元。光伏项目并网发电一个多月以来,所发电量全部由企业自消纳,可为企业降低用电成本20%以上、提供10%以上绿电支撑。”贵阳海信电子光充一体化项目(一期)建设负责人钟飞说。

作为贵阳电子信息制造业龙头企业,贵阳海信2024年用电量达360万度,电费支出达200多万元。为帮助企业降本增效,贵阳经开区大力推进电力改革,与企业谋划建成海信“光充”项目一期,并采用“自发自用、余量上网”模式接入贵阳供电局电网。贵阳海信相关负责人算了一笔账:厂房面积共15万平方米,二期项目预计今年下半年启动、明年建成投用。项目全部建成后,日均发电量预计达15000度,可满足企业每日用电需求。

“我们以‘五优’改革为抓手推进电力改革,持续优建设。通过新能源布点接入服务协调、招商项目用电跟踪服务等举措,现已谋划11个分布式光伏项目,其中5个已并网发电,年供绿电1007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389万吨。”贵阳经开区产业发展局运行协调处工作人员赵鹰搏介绍,这正是促进园区企业绿色转型,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要素保障的必要之举。

改革要察实情,才能出实招、求实效。聚焦加快打造要素汇集地,贵阳贵安持续完善生产配套建设,实现“地、水、电、路、气”等要素全覆盖,切实保障园区生产力、提升园区承载力。

优化机制体制 增强园区竞争力

位于清镇经开区的王庄铝精深加工产业园区内,货车来来往往,柯印数码工人正忙着将一批CTP印刷版材打包发货。

“公司近四成产品出口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等20多国。通过清镇经开区协调促成的‘一箱到底’物流新模式,我们的集装箱从工厂直接运到韩国客户手中,减少了中间装卸环节,大幅降低了货损率。”柯印数码副总经理王斌说。

柯印数码所受之益,正是清镇经开区以优体制改革提升发展活力的体现。“体制机制改革,最关键就是‘人、钱、权’。”清镇经开区党政办公室负责人黄鹏说,在“人”方面,推行编内任职与岗位聘岗分离、档案工资与开发区薪酬分离、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与合同聘任管理分离的“三分离”双轨运行机制,实现“好人好马上园区”;在“钱”方面,清镇经开区与清镇市建立税收分成机制,分成资金由清镇经开区统筹调配进入铝产业发展基金、产业扶持资金池、土地收储资金池,形成资金使用新模式;在“权”方面,清镇市政府授权清镇经开区管委会履行清镇市经发集团监督管理职责,并正在研究将出资人调整为开发区管委会。

效果如何?一组飘红数据就是明证——今年上半年,清镇经开区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64.28亿元,同比增长12.46%。其中,铝产业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33.15亿元,同比增长14.98%。

创新引育模式 激活园区新动力

“落户观山湖经开区以来,吉利汽车配套企业从14家增至47家,本地配套率占比从25%提升至48%。数据的翻倍增长,离不开改革的大力支持。”吉利汽车集团贵阳公司总经理刘铁江细数贴心服务:政府为零部件配套企业完成电力增容,保障生产不断电;牵线搭桥,促进企业与职校合作定向培养人才,并在投产关键阶段协助招引人才……

近年来,观山湖经开区创新“龙头+配套”招商模式,政企协同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成效最为明显的,是以吉利汽车为龙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圈。

作为吉利汽车的“老朋友”,贵阳地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正是生态圈中一员。该公司工程经理张德进介绍,落户以来,员工规模从100人增长到近500人,生产效率从每小时20件提升至45件,产品从单一车身件逐渐扩展到底盘件,“跟着吉利汽车来贵阳,这个决定对了!”

吉利生态圈的成长路线图,亦是观山湖经开区优招商改革的战略图。依托《观山湖区2025年产业大招商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等,观山湖区构建“政府+开发区”一体化招商格局,聚焦“一主一特”主导产业,动态更新产业链图谱和项目清单,招商引资新动力不断涌现。

“通过‘五优’改革,各开发区在人才活力激发、体制机制完善等方面取得成效,有效解决了一批深层次问题。”潘峰说,应持续强化改革赋能、创新体制机制、完善要素配置,把开发区打造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增长极、经济转型升级主力军。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黄菊 许发顺 蔡婕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