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剪花》:

当神话照进现实

来源:贵阳日报     2025年10月16日        版次:A07    作者:

一寒 文/图

《剪花》是一本面向少年儿童的长篇小说,陕西作家许海涛以库淑兰的故事为主题,描写了10岁女孩库秦玉一次难忘的暑假“探寻之旅”。旅途中,她和男孩哪吒一起走进了库淑兰住过的窑洞,参观了李靖故居,了解了孙悟空的原型人物车奉朝,并探访了悟空洞石窟。

《剪花》中有几个重要人物不在场。库淑兰不在场,这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剪花娘子”,于2004年病逝;哪吒和孙悟空自然也不在场,作为神话人物,他们的形象停留在书本、影像和口头传说中。但正是这些神话人物在《剪花》中频频被提起,使得作品拥有了“神话照进现实”的独特氛围。

《剪花》中也有几个重要人物在场。他们是学剪花不经意间剪出获奖作品的库秦玉,是库秦玉在路途中认识的男孩哪吒,是与“剪花娘子”有过诸多交集的文爷爷,还有发现库秦玉剪纸才华的佘老师。不在场与在场的人物形成了一种奇妙的联系:库淑兰是库秦玉的祖姑奶奶,二人有血缘关系;文爷爷和佘老师,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彩贴剪纸推广人;男孩哪吒的言行举止,颇有神话中那个哪吒的风采;至于孙悟空,随着他们对车奉朝了解得愈加深入,也逐渐从神话人物变成了接地气的历史存在。

库淑兰用一把生锈的剪刀,开启了她精彩绝伦的剪花艺术生涯。她的成名过程,也是她的“成神”过程。直到现在,还不断有人赞叹她是如何把那些来源于现实生活的人物与场景,剪得如此之美,如此充满想象力。而女孩库秦玉的“成名”原因,与她的祖辈库淑兰有相似之处,都是一鸣惊人。这除了让人感叹家族艺术天赋的传承外,更让人感受到一股更为宏大的力量在起作用,那就是绵延不绝的文化传承——在深厚的文化土壤以及随处可采撷美的环境中,能有库淑兰横空出世,就自然有库秦玉的继承衣钵。

《剪花》运用少年儿童所能接受的鲜活语言,讲述了传统文化的源头与活力。它虽面向青少年,但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童话或幻想类儿童文学,而是兼具纪实与神话元素的小说。作品以文学性较强的语言,打通了纪实文学与神话文学的界限,将神话人物与传说更深入地融入少年儿童的成长教育中。

《哪吒》系列、《浪浪山小妖怪》等电影在中国观众尤其是少年儿童中引发强烈反响,充分证实了古典神话在当下正获得更为广泛的新型传播。《剪花》这样的图书,堪称这股浪潮中的一朵浪花,折射出神话与现实映照的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