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磊 练素发 邓安成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要求,要“深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和能力建设,落实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健全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加大预防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毒品犯罪等的力度。”这为新时代新征程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推动校园安全治理创新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
近年来,贵阳康养职业大学坚持建设贵州第一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本科大学的战略定位,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班级为反诈主体最小单元,创新推出“保卫部进班级”工作法,深入开展“五化项目”(反诈教育场景化、预警响应极速化、班级防控制度化、家校协同精准化、成效评估数据化)精准运作,全力构建起“专业力量下沉、班级主体激活、多方协同联动、学生家长参与”的反诈新模式和“教育-防范-联动”三位一体的反诈工作新体系,精准打造“零发案”班级,实现全员反诈意识100%覆盖。“保卫部进班级”工作法不仅是服务方式的创新,更是教育理念的转变。经过约一年的实践,解决了一大批师生急难愁盼问题,“保卫部进班级”已经成为破解学校电信诈骗治理难题的主要工作方法,呈现出“两升一降”(即师生安全防范意识提升、部门安全防范措施持续提升、发案数持续下降)态势,形成了“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的良好效应。
反诈教育场景化,提升知识转化率。开发“反诈情景实训课程”,设置12个典型诈骗场景,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话术对抗等环节,掌握防骗技巧,使识别同类骗局的准确率从30%提升至90%以上。建设校园反诈体验阵地,在大学生康铭社区成长发展中心设置诈骗工具展示柜、真实案例互动墙,组织学生到场体验,收集学生防骗心得作为宣传素材。
预警响应极速化,筑牢风险防火墙。建立“3-10-30”响应机制,党委保卫部与派出所建立微信数据直连,接到诈骗预警后,3分钟内通过班级联络员微信群发布警示信息,10分钟内完成重点学生电话提醒,30分钟内实现学校师生全覆盖。开发“贵康大反诈预警小程序”,整合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诈骗号码库和公安部通报诈骗话术库,学生可一键查询风险等级,系统自动向党委保卫部推送预警信息。
班级防控制度化,激活治理微单元。推行“五个一”班级反诈制度,即每周一次反诈微课堂、每月一次案例分析会、每月一次反诈主题班会、每年一次反诈演练、每班一份《班级反诈工作标准化手册》,将反诈工作纳入班级日常管理考核指标。建立班级反诈积分制,学生参与学习、举报线索、创作反诈作品等可累积积分,积分可兑换第二课堂学分,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动力。
家校协同精准化,拓展治理共同体。每月发布《贵阳康养职业大学班级反诈月报》,向家长反馈学生所在班级的反诈活动参与度、诈骗风险评估等级,指导家长识别孩子可能被骗的信号。举办线上“家校反诈云论坛”,邀请5名反诈专家、受骗学生家长分享经验,形成“学生学防骗、家长懂识别”的双向防护网。
成效评估数据化,驱动治理科学化。构建“三维评估体系”,从知识维度、行为维度、结果维度,每月生成《班级反诈能力雷达图》,直观展示各班级在信息识别、风险应对等方面的表现。建立反诈工作数据库,动态分析诈骗案件的时间分布、类型变化、受骗群体特征等,为精准施策提供数据支撑。
为全面提升校园安全治理效能,我们坚持多措并举,努力推动学校的平安建设制度愈加完善、安全“防护网”更加紧密、服务“连心桥”更加牢固,师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建立班级反诈防控体系。强化制度机制落实。按照“预防为主、责任到人、家校联动、科技赋能”工作原则,制定《贵阳康养职业大学班级反诈工作标准化手册》,设立《班级反诈工作台账》。强化情报信息收集研判。班级设立由寝室长兼任的“反诈信息员”,每周收集可疑信息,开通班级匿名问卷、私信班委反诈举报渠道,成立风险研判与预警工作小组,对低风险由宣传委员在班级群统一辟谣提醒,对高风险立即启动“紧急干预流程”。强化网格化预警响应。班级反诈安全员密切关注同学异常动态,及时向辅导员和党委保卫部反馈预警信息,必要时启动“一键直达”响应机制,建立班级直达党委保卫部的快速咨询、举报通道,确保疑似遭遇诈骗的学生能第一时间获得专业指导和干预。
打造校园反诈宣传矩阵。建立班级反诈文化角。班级设立线上与线下反诈文化角,定期更新警示信息、安全提示、互动话题,在教学楼、宿舍区、食堂等场所张贴反诈海报2000余张;营造反诈文化阵地。学生创作反诈主题海报、漫画、表情包、短视频1000余个,在班级及校园平台传播,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占领舆论阵地。强化家校联动。向学生家长发放《反诈告知书》2万余份,提醒家长警惕“子女被绑架”“突发疾病需转账”等诈骗话术,宣传不向陌生人泄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验证码、家庭住址“四不泄露”,提醒同学对QQ、微信等社交平台隐私设置加密,避免公开个人照片、学号等信息。
实施量化考核与奖惩。明确责任目标。主题班会宣传覆盖参与率≥95%,“国家反诈中心”APP下载率100%,班委对同学反馈的可疑信息响应时间≤24小时,班级年度内诈骗事件发生率为0起,每发生1起班长需在班级会上说明整改措施,辅导员需向学院提交书面整改报告。开展评先奖优。学期考核前10名的班级授予“反诈示范班级”锦旗,学期考核前100名的宿舍颁发“贵小康反诈先锋宿舍”锦旗,优秀联络员荣获“校园安全卫士”证书,优先推荐社会实践评优,主动举报可疑诈骗线索并协助学校核实的同学,给予班级第二课堂分加分。强化督促整改。对连续两个月考核低于80分的班级,责令制定整改方案,班委未落实宣传工作导致同学受骗,取消班委当学期评优资格,对多次拒绝参与反诈学习的同学,由辅导员约谈,纳入班级重点关注对象。
(作者单位:贵阳康养职业大学)
(《以“五化项目”推动校园安全治理创新》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