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国家地理》2024年9月号,月刊
最近我国首款3A级游戏《黑神话:悟空》火遍全球,游戏中令人惊艳的36个实地取景地,27个在山西省,在文旅圈少有“出圈”的山西迎来了“泼天的富贵”。最新一期《中国国家地理》中,有两篇文章聚焦山西。
第一篇文章关注山西的人文。“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的地上文物如星辰般闪烁,其中最闪亮的星光则属古建筑。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及山西省文物局网站的相关信息显示:山西现有不可移动文物53875处,其中古建筑有28027处。山西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531处,位居全国第一,其中古建筑有421处,享“中国古代建筑宝库”之誉。
不过,文章罕见地将目光聚焦于山西的“地下”,具体说是稷山马村砖雕墓。稷山县位于晋南运城盆地北岸的汾河谷地,近几十年,这里发现了大量宋金时期的砖雕古墓葬,为国内考古界所震惊,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马村的“十四陵”。墓葬的砖雕上,有主人夫妇饮宴游戏等图形,但最大的亮点是砖雕舞台、乐队和演员:大鼓、腰鼓、拍板、横笛等多种吹打乐器清晰可见;演员序列行当齐全,包括副净、副末等。有故事情节、有表演技巧、有全套的设备,好似为主人精心准备的一场永不落幕的地下堂会。这样的堂会在所有墓室中都有,可见当时杂剧是民间的主流娱乐艺术形式。马村砖雕墓是宋金时期的建筑,墓主段家是药膳世家,靠着“孝养家、食养生、戏养神”的家训悬壶济世,富甲一方。墓葬群的砖雕精美,文物考古价值极高,在诸多领域解决了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作者是稷山人,他在文中为我们生动剖析了稷山马村的这片砖雕墓葬群。
三晋大地不仅有着源远流长的人文历史,也同样有令人震撼的自然景观。杂志的第二篇文章关注山西的火山。在读者的认知中,火山是我国比较罕见的一类景观。但实际上,在人烟稠密的华北地区、山西省北部就有着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火山地质遗迹存在。在山西省的北部,坐落着大同火山群和右玉火山颈群两处规模宏大的火山地质遗迹。其中,大同火山群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东部。在面积约13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30余座火山。从形态上看,有锥形、马蹄形、盾形以及罕见的山麓半锥火山;右玉火山颈群,其实是一个火山残体,当地人称之为“牛心山”。
从外形上看,大同火山群以形态多样的火山锥为特点;右玉火山颈群,则密集分布着具有柱状节理的火山残颈锥,在景观上和大同火山群形成完美互补。但与它们非同一般的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不相称的是,长期以来它们受到的关注并不高,因此值得更多的聚焦。
(《山西的墓葬与火山》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