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兰兰 邓时宏
党的文化领导权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改变。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坚持“两个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不仅把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升到新高度新境界,而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更为强大的思想动力。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一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筑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二是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上,我们没有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必须“勇当战士、不当绅士”,不做“骑墙派”和“看风派”,坚决守好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之正,牢牢掌握思想舆论主动权、主导权。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和“十三个方面成就”是其主要内容,“六个必须坚持”是其世界观和方法论。新时代新征程,思想文化多元多样多变更加凸显、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和实践要求,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更好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与时俱进是我国文化不断繁荣发展的强大动力。当前,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发展,迫切需要我们从文化层次深入回答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伟大实践必将给文化创新创造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方面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同呼吸,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吸纳时代精华,在回应现实需要和人民群众关切中进行文化创新。另一方面要善于引领时代,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性增添文化发展动力、激活文明进步源泉,以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文化成果。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必须把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到实处。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各环节也要贯彻落实。一方面要加强党中央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让党的旗帜在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高高飘扬,不断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另一方面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汇聚起文化强国建设的强大合力。
(作者单位分别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不动摇》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