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物》2025年4月号,月刊
海马平时不常见,但它的模样不时涌入我们的记忆。凭借辨识度超高且自带几分童趣的外形,海马不但成为海洋主题装饰的常见元素,还跻身海洋卡通片的黄金配角,经常给各路海神、海王和美人鱼拉车。繁华都市中,海马也总是莫名其妙地冒出来,为各路品牌代言:床垫、手表、汽车、照相馆、歌舞厅……更有趣的是,人类大脑中掌管记忆的区域,叫作“海马体”。可见,我们对海马的认知远远不够。最新一期的《博物》期刊关注看似熟悉、实则陌生的物种“海马”。
生物分类学由上而下,有“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等级,海马只是个“属”级小家族,隶属于更大的“海龙”家族,即海龙目海龙科。文章写道,海龙科成员全球已命名超过300种,它们的身形结构大体与海马相仿,但多数海龙头身不是S造型,基本呈一条直线,尾巴也不能卷成蚊香。尽管在科学上,海马算是一类特殊的海龙,但民间通常将两者并列:颔首挺胸的称海马,头身拉直的称海龙。
海龙科整体属于鱼类。换言之,海马名字叫“马”,其实是鱼。以海马为代表的海龙科鱼类,主要栖息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浅海。和陆地上的马一样,海马也喜欢生活在水丰草美的“草场”,海藻场、海草床、珊瑚礁、红树林……有趣的是,海龙目海龙科下的各个属,长得和海马都各不相关。比如其中的倭海龙,堪称“海马—海龙过渡体”:头身挺得笔直,尾巴却能像海马一样缠绕抓握。海龙科成员没有大鱼,有些丝海龙甚至只有头发粗细、一两厘米长,浑身沾满附生藻类,完全看不出鱼的模样。
(《重新认识海马》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